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启飞汽车

当前位置:主页 > 干货分享 >

汽车内外饰设计-连载06:外饰零部件设计参考之前保险杠设计

2020-02-2452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汽车内外饰设计-连载06:外饰零部件设计参考
一、前保险杠设计
1、前保险杠脱模要求(如图):前保险杠一 般按照X方向脱模,特殊情况下也做相应调整(此种情况很少),保险杠本体左右两侧面脱模角α>5°,脱模角太小容易在零件的表面产生刮痕。
注:脱模方向因造型或工程需要时做相应调整,一般不允许调整。
2、前保险杠接近角(如图):
前保险杠接近角δ>10°(在满载状态下测量; δ>15°空载状态下测量 )
3、空载与满载状态下,前保险杠低速碰撞高度(445mm)在X方向上的距离
(如图):
距离:0≤a<35,22mm左右为最合适 注:地面线由总体设定
4、汽车前后端碰撞保护装置 GB-17354(低速碰撞)法规对应:
碰撞高度a=445mm
碰撞位置:正面碰撞和侧面30度角碰撞.
正面碰撞:前保险杠与前机盖距离A大于70mm
侧面30度角碰撞:前保险杠与前大灯距离d一般大于70mm
5、前保险杠面板周边间隙(如图):
前保险杠与机盖间隙B≥6mm(国内此间隙一般大于8mm),与前大灯间隙2~3mm,与翼子板0mm. C≥2mm
6、前保险杠面板、防撞梁及缓冲块间的关系:
①、前机盖最前端与保险杠最前端距离A:
A≥70mm(考虑行人保护时: A≥100mm)
②、前保险杠防撞梁最前端与前机盖的距离C:
C≥10mm
③、缓冲泡沫的厚度B:
B≥A-C-5(保险杠厚度≥2.0mm)≥55mm 一般3.0mm+保险杠与缓冲泡沫间隙 (或85mm)
注:考虑图中C值及保险杠面板与缓冲块间隙的影响,考虑行人保护时B≥80mm,一般满足130mm以上较好应尽量满足,在不加缓冲泡沫时保险杠面板防撞梁间的间隙:≥15mm
④、缓冲块及防撞梁的宽度D:
考虑汽车装配误差,在445mm高度上下个各偏25.4mm(1英寸):D=25.4*2+25.6(空载和满载间的高度差)+间隙=80mm(一般D≥80mm)
⑤、前保险杠的材料及其碰撞位移量(如图):材料:防撞梁材料一般有塑料和钢板两种防撞梁撞击后最小移动距离C:
C≥20mm(防撞梁为钢板)
C≥90mm(防撞梁为塑料)
防撞梁撞击后位置到最近零件的距离D:
D≥10mm
⑥、前雾灯造型尽量不要布置在侧碰位置上,如前雾灯在侧碰位置上则前保险杠外表面与雾灯的距离A(如图):
A≥10mm若灯具材料为PC聚碳酸酯时此距离可
以小于10mm)
⑦、防撞梁的结构形式:防撞梁一般根据保险杠及缓冲泡沫的厚度来确定,一般设计为圆弧形,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形状。
如图:防撞梁一般断面形式(供参考)
7.前雾灯法规要求
  1) 前雾灯反射罩与保险杠外侧角度要求b大于45度
2) 前雾灯反射罩与保险杠内侧角度要求c大于15度
  3) 前雾灯反射罩与保险杠上下角度要求大于5度
8.前保险杠上部固定点确定
1)根据中上部长度确定安装点个数,安装点间距一般a=150mm~200mm
注:Y0部位一般不布置固定点, 主要是保证走料均匀。
2)上部定位点的确定定位点距离b=200mm\400mm不等。
9.前保险杠大灯处安装结构由于保险杠一般在大灯安装后再安装,所以保险杠在大灯处安装很难采用螺钉或子母扣进行安装,常见结构大灯出安装支架与保险杠进行限位,控制X方向面差或Z方向间隙。
注:保险杠与大灯配合面在Y方向距离小(120mm)以下时,保险杠与大灯可以只保证最小间隙(一般2mm)即可。
10、前大灯处保险杠安装
由于部分车型前大灯结构较大,前保险杠与前大灯配合间隙难以保证,一般在前大下部增加如右图所示的安装点来保证前保险杠与前大灯之间的间隙、断差。
11、前保险杠上下格栅最小开口比为20﹪
(开口比=格栅开口面积/散热器面积)
注意:考虑保险杠结构的可行性及固定点强度
12、吸能型保险杠结构形式:筒式结构能量吸收式、发泡树脂能量吸收式、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式。
筒式结构能量吸收式(图1、图2):利用机械油等液体和在高压下像硅酮橡胶那样的显示液体性质的材料,通过偏移时产生粘性阻力吸收冲击能,比其他形式的保险杠吸能率高。其特点是保险杠突出车身外的量小、耐温性好。保险杠材料多用聚氨酯(PU)和聚丙烯(PP)等树脂。
发泡树脂能量吸收式:这种形式比筒式结构形式简单、质量小、成本低,并具有可吸收上下、左右偏置输入的能力。能量吸收发泡树脂采用聚氨酯(PU)和聚丙烯(PP)等发泡树脂,在受冲击时可吸收大的变形及变形过程中的能量。保险杠外边在受冲击变形后要恢复原状 ,所以应采用聚氨酯(PU)和聚乙烯(PE)发泡树脂等复原性好的材料(如图所示)
注:发泡树脂吸能结构形式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多采用PP发泡。
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式:结构与发泡树脂吸能式相同,但采用的不是发泡树脂,而是成型蜂窝状聚氨酯(PU)和改性聚丙烯(PP)等树脂结构体(如图)。由于是靠蜂窝部分的压缩来吸收能量,所以比发泡树脂吸能率高,但是在设计时应注意它有模具费用高和模具修整困难等缺点。
13、前保险杠与翼子板基本安装形式:保险杠侧安装支架固定在翼子板上。保险杠翻边与支架翻边卡接。
注意:需要考虑侧安装支架、保险杠翻边及翼子板之间的的配合间隙及配合形式;注意保险杠拆装的方便性及结构的合理性。
前保险杠设计内容补充:
牌照:牌照板安装形式及安装尺寸可参考法规。
保险杠法规要求:外部凸出物法规及汽车前后端碰撞保护装置。
保险杠安装:保险杠一般采用卡扣、螺栓安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安装形式,安装点要布置合理
保险杠各翻边料厚(保险杠本体厚度一般为3.0mm): 为保证保险杠强度,汽车保险杠翻边一般设计为4~5mm(包括下翻边)
注塑零件注塑机大小计算(选择):
塑料件在拔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单位平方厘米)X0.4(此系数根据具体生产厂家不同有所变化,一般在0.4左右)+300(一般注塑机实际大小要在计算出数值的基础上加300,以保证顺利脱模)

为感谢大家对启飞汽车设计支持,现添加启飞汽车设计官网的客服联系方式qifei2049。提“老杨”即可获得关于:车身、内外饰、底盘、总布置、整车CAE、catia参数化、catia、产品设计(家电、医疗器械、通信设备)、四大工艺、整车逆向开发、造型、模具设计、新能源三电 等相关领域等核心资料。
 

热门课程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

咨询热线:
15923339397
客服QQ:
22485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