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设计-连载05:内饰常见零件设计时的间隙及阶差
本章就内饰件的配合间隙及阶差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对几个车型的配合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参阅者提供一个参考;
1.顶棚
1.1 顶棚的定义:
顶棚: 英文名称HEAD LINING,按照材料,顶棚一般分为成型顶和胶顶;
胶顶:材质较硬,成型效果好,但舒适性较差,与其他零件的匹配性差,在讲究汽车舒适性的今天,胶顶很少被采用,应用实例:瑞丰;
成型顶:一般由饰布材料+隔热吸音层+增强层组成,模压成型,可以形成一定的形状,舒适性好,匹配性好,在现在的汽车中广泛应用;
1.2 顶棚与玻璃的配合:(前风挡玻璃、侧围角窗玻璃等)
一般顶棚与玻璃的配合间隙为2.5mm~3.0mm,但要求均匀一致,与玻璃边界板金一般3mm~5mm,顶棚配合边一般与玻璃垂直,但前风挡玻璃处,为了美观,使人眼看不到顶棚的边界,配合角度会相应调整;如下图所示;
1.3 顶棚与密封条的配合:
密封条没有“翅膀”翻边时,顶棚与密封条0接触配合,但应与密封条圆角区有一定距离(2mm以上),防止顶棚下沉以后配合漏空;如图所示;
密封条有“翅膀”翻边时,顶棚距离密封条本体2mm左右,并且保证“翅膀”工作状态时覆盖顶棚5mm 以上;如右图所示;
1.4 顶棚与立柱装饰板的配合:
由于顶棚表面为软材料,为了配合美观,一般立柱装饰板压顶棚过盈0.8mm~1.2mm;同时立柱盖住顶棚的长度要求8mm以上;
① 成型结构配合:优点:配合美观,紧凑;缺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一旦装配出现误差,不是立柱装饰板翘起就是立柱与顶棚表面间隙过大;如下图所示;
② 搭接配合:配合简单,容易保证外观质量,但面差较大,通过结构或则料厚减薄等方式来改善;现在汽车大多采用此配合方式;如下图所示:
2. 立柱装饰板
立柱装饰板:TRIM-PILLAR ,是内饰的一种常见的塑料件,材料多为PP、或者带有添加剂的复合材料,如PP-T20、PP+EPDM+T20 等;
2.1 A立柱装饰板与IP 的配合
立柱装饰板与IP的配合间隙多为0或者0.5mm,与IP的配合多用插接结构,也可以用小卡扣形式,但要考虑定位问题;如下图所示;
2.2 上下B柱之间的配合:
当上下B柱作结构进行配合时,一般间隙为0.5mm,面差为0/0.5mm,上立柱凸出;配合美观,为保证间隙、面差,要定位准确;
当下B柱直接搭接在上B柱上时,间隙为0,面差为一个料厚;配合美观性较低,装配简单;
无论哪一种配合,都要考虑B柱安全带通过的空间;安全带从上下柱分界处穿出或者完全从上立柱穿出,装饰板要距离安全带周围6mm以上;
如下图所示:
3. 侧围装饰板
一般侧围装饰板都是比较大的零件,上下侧围装饰板之间一般间隙为0.5mm,(不能为0,因上装饰板以后有下沉趋势、再加上装配误差,0不能保证装配);
X 方向搭配的大零件(如前后侧围),一般间隙要1mm以上(如丰田海狮左侧前后侧围);
侧围与侧围玻璃配合时间隙尺寸参照顶棚与玻璃的配合尺寸;
如下图所示:
侧围装饰板上一般会有扬声器护罩、通风口盖板等小的装配零件,小零件与护板本体配合时周围一般留0.5mm间隙;有运动零件时,注意运动间隙,一般1mm~2mm,运动结构要合理;手扣开启处要留16mm以上的手部开启空间,开启扣手完全突出配合零件表面时,空间问题就不存在了;如下图所示;
4. 门槛踏板
门槛踏板与其他零件如侧围装饰板、下立柱等配合时,有两种常见的配合形式,一种是成型结构配合,一种是直接搭接配合;成型结构配合时间隙一般为1mm左右,面差为0 (滑门踏板与滑门内饰间隙8mm左右),但要做结构保证间隙和面差,结构参考上下立柱的配合形式;直接搭接配合时,配合方便,但面差较大,可以降低配合部分的厚度降低面差;两种配合形式在现在的汽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应用;
如下图所示:
5.门内饰周围间隙
前门、后门、尾门内饰与门内饰周围零件的间隙一般为7mm~8mm,有时为了美观及运动方面的考虑会适当调整;
前门、后门内饰板与周围零件可以全部为8mm,也可以只是门槛踏板处8mm,其他边界7mm;前门内饰与IP一般5mm~8mm,一般小车间隙较小( 如三厢、两厢车),面包车、MPV等间隙较大;
尾门内饰一般间隙8mm,但与尾门踏板的间隙要根据尾门内板的高度来确定,如果留的间隙过大,要考虑室内的视角间隙不能过大;
无论理论间隙的大小,都要进行运动校核,门内饰在开启的过程中不能与其他塑料件、密封条等干涉;
滑门内饰比较特殊,要沿滑轨基本上X向运动,运动过程中要与所有的零件都要保证8mm以上的间隙;
6. 软零件与其他塑料件的配合:
此种零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地毯、减震毛毡、隔热材料、PU发泡材料等这几种软材料形成的零件与塑料件配合时,过盈量一般为材料厚度的2/5(硬质毛毡除外),最大不能超过料厚的一半;
但有PVC材料形成地毯表面时,不考虑压缩量;
7.塑料件与密封条配合时边界的确定:
塑料件与密封条配合时的形式:
(仅以下面的三种形式为参考)
①密封条有翻边,与塑料件密封配合 :如右图所示:
优点:外形美观、配合方便(公差大);
缺点:对塑料件的配合翻边宽度尺寸和边界位置有要求;翻边高度要大于密封条的密封翻边长度,塑料件翻边要与密封条翻边有一定的干涉量;
如上如所示:
尺寸①为塑料件底边与密封条本体的距离,2D非标注值,一般为1.5mm~2mm;
尺寸②为塑料件底边与板金密封面的距离,2D标注值,根据尺寸①把尺寸②调整到合适的值,精度为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尺寸③为塑料件外边界到密封条密封翻边的距离,2D非标注值,一般为1.0mm~1.5mm;
尺寸④为塑料件外边界与板金最外边的纵向距离, 2D标注值,根据尺寸③把尺寸④调整到合适的值,精度为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总结:塑料件外边根据①②③④四个值确定之后,位置就相对固定了,可以说塑料件的外边界与密封条的形式有关,不同的密封条形式,塑料件的外边界就会不同;
②. 密封条没有密封翻边:
塑料件边界直接与密封条本体0接触配合,并且塑料件外边界与密封条圆角边要有一定的距离,一般1mm~2mm;如右图所示:
优点:配合方便简单;
缺点:边界0接触不好控制,可以设置几处与密封条干涉0.5mm的凸起结构来改善,容易看到塑料件的毛边(该边一般为整个零件的分模线),美观性较差;
③. 塑料件覆盖到密封条的密封翻边上:
一般塑料件与密封条有0.5mm的压紧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密封条侧面的密封,又能对密封条的上边起保护作用;改种形式多应用在门槛踏板与密封条的配合情况;应用实例:COLT;
为感谢大家对启飞汽车设计支持,现添加启飞汽车设计官网的客服联系方式qifei2049。提“老杨”即可获得关于:车身、内外饰、底盘、总布置、整车CAE、catia参数化、catia、产品设计(家电、医疗器械、通信设备)、四大工艺、整车逆向开发、造型、模具设计、新能源三电 等相关领域等核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