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启飞汽车

当前位置:主页 > 干货分享 >

汽车总布置-前后端保护校核实战

2020-05-1599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汽车总布置-前后端保护校核实战      

1 目的 

2 参考标准 

3 技术要求 

4 校核结果

4.1 前、后保险杠宽度 

4.2 前、后保险杠高度 

4.3 低速碰撞 

5 结论 
 
目的

校核S12标杆车前后保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参考标准

[1]QC/T 487-1999      汽车保险杠的位置尺寸
[2]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1) 保险杆应能在汽车低速行驶与同类车辆相撞时,保护汽车部件免受或减轻损坏。
2) 轿车和小型客车应装置有前后保险杠,载货汽车应装置有前保险杠。
3) 保险杠应相对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左右对称。
4) 轿车和小型客车保险杠的长度应不小于车辆宽的90%,载货汽车的保险杠长度应不小于车辆宽度的70%。
5) 保险杠的高度应在保险杠水平件有效接触面的上、下翼缘处测量。
6) 保险杠水平件(在不小于车辆宽的70%长度内)安装位置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1]


汽车类别 当汽车处于满载静止状态下(单位:mm)
保险杠上翼缘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 保险杠下翼缘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大于
轿车和乘员少于或等于12人的小型客车 420 360
 
7) 纵向碰撞试验时,在车辆每一方向的两次碰撞中,第一次碰撞时,对碰撞器的位置没有限制,而第二次碰撞时,碰撞器的中垂面位置应与第一次碰撞时的位置相距不小于300mm,并应保证这两次碰撞时,碰撞器的外廓不超越由通过“车角”并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两个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安置时应使A平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基准线保持水平且基准高度达到445mm。车辆的摆放位置应进行调整,使位于“车角”间的点接触碰撞器但又不致引起碰撞器晃动,同时,车辆的纵向对称面应与碰撞器的A平面保持垂直[2]
8) 对“车角”的碰撞试验:安置时应使A平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基准线保持水平且基准高度达到445mm。车辆的摆放位置应进行调整,使位于“车角”间的点接触碰撞器但又不致引起碰撞器晃动,此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a. 碰撞器的A平面应与车辆的纵向对称面构成60°±5°夹角。
b. 碰撞时最先接触的点应在碰撞器的中垂面上[2](允差±25mm)。
校核结果

S12标杆车装有前后保险杠,前后保险杠相对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对称。
4.1 前、后保险杠宽度
如下图1所示,S12标杆车前保险杠宽度为车辆宽的1782.2mm/1820mm=97.9%大于90%,满足法规宽度要求;如下图2所示,S12标杆车后保险杠宽度是车辆宽的1794.7mm/1820mm=98.6%大于90%,满足法规宽度要求。
 
图1 前保宽度
 
图2 后保宽度
4.2 前、后保险杠高度
 如下图3所示,S12标杆车前保险杠上翼缘距离地面(满载状态)的高度为820mm大于420mm,下翼缘距离地面(满载状态)的高度为240mm小于360mm,满足法规高度要求;如下图4所示,S12标杆车后保险杠上翼缘距离地面(满载状态)的高度为769mm大于420mm,满足要求;下翼缘距离地面(满载状态)的高度为301mm小于360mm,满足法规高度要求。
 
图3 前保高度
 
图4 后保高度
4.3 低速碰撞
 
图5 前保险杠碰撞位置
    
图6 前保险杠正面碰撞校核
   
图7前保险杠车角碰撞校核

如图6、7所示,S12标杆车在加载和整备质量状态下,前保险保险杠与碰撞器首先接触的是撞击头,满足要求。
 

图8 后保险杠碰撞位置

   
图9 后保险杠正面碰撞校核
    
图10 后保险杠车角碰撞校核
如图9、10所示,S12标杆车在加载和整备状态下,后保险杠与碰撞器首先接触的是撞击头,满足要求。
结论

S12标杆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位置及尺寸均符合法规要求。

热门课程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

咨询热线:
15923339397
客服QQ:
22485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