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

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为中小型企业汽车研发和制造提供解决方案
专业承接整车设计开发项目
为各大主机厂,高校提供专业专项培训
为设计爱好者、毕业生提供专业系统培训
2018-03-21123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一、 后门护板概述
1.1 概述
后门护板(Rear Door Panel)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内部装饰件,除具有装饰性功能之外,还具有如下功能作用:
1)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起到减轻人员伤害的作用;
2)为玻璃升降开关、外后视镜开关、扬声器等附件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与支撑;
3)具有装饰美化车身的作用。
因此,门护板既是装饰件也是功能件。
下图是一个上下分体式后门护板总成案例。
图1
1.2 分类
按照门护板所用材料可以分为:
1)注塑门护板(>PP<、>PP+EPDM<、> ABS<);
HONDA 本田CR-V一代左后门护板(左图);
长城炫丽S08左后门护板总成(右图)。本体为2.5-3.5mm单层结构注塑成型。
2)PU发泡-覆皮软化门护板;
VW大众迈腾右后门护板,真空吸附工艺,右图为断面结构。
3)PVC表皮+纤维板
TOYOTA 丰田HILUX皮卡门护板(高频热合布芯),右图为断面结构,至少4层。这种类型的门护板原材料很便宜,四块门护板的售价200元左右。主要应用在轻卡、面包车及低端轿车上,设计生产中的Know How很多,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里不做详细叙述。
按照门护板结构可以分为:
4)整体式:门护板本体是一个整件。
上图为ISUZU 五十铃D-Max 右舵整体式后门护板(左图)及长城炫丽S08左后门护板(右图),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减少模具数量、减少装配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不方便采用套色工艺实现分色,达不到造型多样化。故多用于低端乘用车、卡车,不是本作业指导书要描述的主要对象。
5)分体式:门护板本体是由数个分块的零件组合(焊接、卡接、螺接)而成。这种结构是当前轿车、SUV、MPV等中高档乘用车门护板的设计主流,也是本作业指导书重点讲述的方向。
6)限于篇幅所限、时间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进行讲解,更期望读者勤于思考,活学活用,以便达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收效。
上下分体式注塑门护板案例,左图为Cerato赛拉图,右图为长城凌傲G08左后门护板总成。
1.3 构成
主要构成为上本体、下本体、扶手、芯板、杂物盒、喇叭罩、水切等,如图所示。
二、后门护板设计流程
三、后门护板设计过程
3.1 设计构想
设计构想是针对正向设计零部件而言,是为了正向设计零件在设计之初就能充分考虑零部件结构。门护板设计构想主要考虑新造型各分块、搭接配合关系。为了保证设计的可靠性,设计的每个结构都应该有参考结构来源。因此设计构想也是标杆对比分析的体现。
以长城凌傲G08为例,来介绍后门护板的设计过程。经过把新造型和标杆车对比后, 发现新造型变化非常大,分块结构几乎不能借鉴原参考车。
没关系!可以多方寻找结构、工艺类似的标杆,不要局限于某一个标杆。只要充分利用专家、COC平台资源,吃透了材料、工艺、结构、原理,有充分参考依据,可最大降低风险。
原标杆车门护板
新造型门护板
1.后门护板本体结构设计构想:标杆车为分体式的,分为上、下本体;新造型也为分式,但分缝位置不同。如图所示。门护板本体上、下安装点形式可以参考标杆车进行设计,如图所示 。
原标杆车门护板分体形式
设计车门护板分体形式
2.上下本体卡接参考CR-V门护板,如图
3.芯板安装结构设计构想:芯板安装结构参考Ractice标杆车型。如图所
4.扶手安装结构设计构想:扶手安装结构参考Bego标杆车型。如图所
5.杂物盒结构设计构想:安装结构参考Yaris车型。如图所示。
杂物盒安装结构参考Yaris车型
根据《正向设计零件的设计构想及审核规定》中要求,需列出后门护板正向设计零件关注度A/B/C类零件分类清单,便于讨论和审核。如表1所示。
3.2 工程可行性分析
从已设计完成的车型来看,后门护板总成往往相对标杆车是造型变动最大的部件之一,其结构复杂程度、设计难度、边界复杂程度仅次于仪表板,设计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工程可行性分析在设计过程尤为重要,分析得越充分,给后续带来的返工或者问题就越少,反之亦然。
工程可行性分析起始于造型效果图,结束于造型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规项校核;
2)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
3)结构可行性分析;
4)人机工程。
3.2.1 法规项校核:
门护板总成涉及到的法规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性能描述书要注明,要求水平燃烧速度≤100mm/s)
3.2.2 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
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是对CAS面和初步A面进行拔模分析。利用UG或CATIA软件的相关命令、根据确定的拔模方向进行脱模分析。
要求:深皮纹脱模角度≥5度,浅皮纹脱模角度≥3度,无皮纹表面的脱模角度≥0.5度,加强筋脱模角度≥0.2度,斜顶和抽芯脱模角度≥0.2度。
3.2.3 结构可行性分析
1. PP原料璧厚2.0-3.5mm,筋厚度1mm。
2. 对于滑块抽芯结构,要初步分析滑块抽芯空间,滑块运动空间≥1.7-2.5倍抽芯长度。
3.2.4 人机工程
1.门护板扶手高度
相对于座椅R点的扶手高度△Z,推荐值170-210mm
2.电器开关的位置
相对于座椅R点的开关前缘位置,推荐值△X=270-500mm
3.与座椅的间隙
手柄式座椅高度调节,手柄距车门内护板的间隙≥40mm
手轮式座椅高度调节,手轮距车门内护板的间隙≥70mm
3.3 主断面设计
主断面是结构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构想的一种体现。主要反映该部位各零部件的布置情况、装配关系、分块定义,分缝处间隙、断差及圆角定义。
门护板主断面分布图
参考(前门护板)主断面示意图
门护板水切断面(关键断面)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