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3.4结构设计

保险杠及通风格栅结构设计原则:

1)保证设计的间隙、断差;
2)在满足造型和结构的前提下,应该利于模具加工(模具工艺分析)和生产制造。例如减少滑块数量、同一工位用同一种卡扣或者螺钉;
3)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4)平台化:卡扣、安装螺钉选用标准件、平台化件;
5)方便安装及拆卸(DMU装配校核分析及RP件验证);
6)容易积液的地方有漏液孔;
7)轻量化;
8)美化车身。

结构设计输入条件:

1)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具体格式见《XX项目-车身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中定义的分缝处间隙、断差值。其也是A面制作的输入条件;
2)光顺外表面(A面);
3)相关周边件;
4)装配流程;
5)设计构想。

3.4.1后保险杠结构设计

  下面以KZ16车型为例介绍后保险杠设计思路

3.4.1.1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

  外观品质基准书定义的分缝位置,如下图。定义的间隙、断差值,如下表所示。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3.4.1.2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构想和参考标杆结构介绍后保险杠结构设计。

3.4.1.2.1后保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配合(按照公司保险杠支架设计标准进行):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3.4.1.2.2后保险杠本体与后保险安装支架的配合: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同时此结构还要有X方向的导向作用。保证保险杠向车身放置时不至于Y向装的太偏。
 
 
3.4.1.2.3后保险杠本体与后组合灯的配合: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3.4.1.2.4后保险杠本体与反射器的配合: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如果反射器上带有雾灯,安装结构如下图: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如果反射器上没有雾灯,安装结构如下图:

汽车外饰之----后保险杠设计过程(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外饰14】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涂装之----传统溶剂型工艺与水性漆工艺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及PK(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涂装0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