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启飞汽车

当前位置:主页 > 干货分享 >

设计篇之----车身侧围外板冲压工艺(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5】

2017-09-14134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2.零件典型部位工艺分析
 
  下面以某车型的侧围外板为例, 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图4 为侧围外板零件略图, 侧围外板材料为料厚为 0.8 mm的超深冲用钢。大型汽车覆盖件除落料外都是生产线冲压生产,大多采用机器人自动送料、取料。 侧围外板前面两道冲压工序依次为落料、拉延。落料模不上自动冲压线,需另外开卷下料。本零件冲压生产安排在四工位的机器人自动冲压线上,除落料工序外,用四道冲压工序完成, 冲压工艺制定首先要考虑零件的成形工艺,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 另外要考虑材料利用、模具使用寿命、生产操作等等。不同车型的侧围外板结构相似,其冲压工艺难点及解决方法也有相似之处。下面对零件的几个典型部位进行工艺分析。
设计篇之---车身侧围外板冲压工艺(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5】 
图4 侧围外板零件略图
 
2.1 侧围上部与顶盖搭接处
 
  图4 中 A、B 为顶盖搭接处。 此处产品形状为弧,属于外表面,形面有负角,必须利用斜楔机构侧整形才能得到产品形状。在侧整形时,负角部分与外表面太近,材料流动难以控制,会造成 “A”级面变, 侧整后负角部分容易出现起皱、 回弹等质量问题,影响搭接边焊接。
 
  对大多数覆盖件来说, 拉延之后的修边工序尽量采用正修, 不用侧修。 如采用侧修会使模具尺寸变大,钳工研配的工作量增加。另外,侧修废料一般是从下模斜楔座下面滑出去的,滑出空间限,废料滑出角度受限。图 5(a)、(b)是侧围上部与顶盖搭接处两种不同的方案。图 5(a)所示,该处采用正修边→向下翻边→侧翻边整形,正修处台阶较宽,造成拉延时产品部分材料流动不充分,易出现轻微起皱;该处修边线与翻边整形轮廓距离远, 修边形状与翻边后形状相差大,翻边时表面应力大,变形急剧,翻边处容易出现起皱甚至叠料。
 
设计篇之---车身侧围外板冲压工艺(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5】 
图5 顶盖搭接处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图5(b)所示,此处采用的工序是侧修边→侧翻边整形,拉延形状接近产品形状,整形后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 同时控制拉延时材料从分模线处流入凸模时,不会在 “A”级面上产生滑移线,应采用此方案。
 
  A、B 处侧整形时工作角度不一样 ,需分开完成。分别在第 3、4 工序进行侧整形,且两次侧整形交接处重合距离不小于 150 mm,以保证不同方向的侧翻交接处的产品质量。由于零件存在负角,该侧整形模具采用复杂的内外滑块复动结构,滑块外形尺寸大,加工精度要求高。
 
2.2 后轮罩区域
 
  图 4 的 C 处为侧围轮罩上部区域,该处形面较为平坦,拉延成形时材料流动少,表面变形不足,容易产生局部凹陷,零件刚性不够。另外后轮罩翻边处呈圆弧状,在轮罩上方延长面上做拉延工艺补充,进行垂直修边后再向下翻边,会产生开裂。这是因为其翻边轮廓曲率是内凹的, 向下翻边的金属材料受拉应力,周向产生伸长变形,厚度会变薄,最大周向拉应力发生在变形区的外边缘, 当其拉应力达到极限时则翻边处发生破裂。 该处采取的措施如图 3(a),在翻边处过拉延 2 mm 做一个低下去的凹坑, 该段修边线落在凹坑里,起“贮存材料”作用,使翻边高度减少,材料流动容易;另外在外侧增加一条吸料筋,让材料在拉延时得到充分延展,提高材料变薄率 图 6(b)为该处断面图。
 
设计篇之---车身侧围外板冲压工艺(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5】 
图6 后轮罩区域
 
2.3 门框下部区域
 
  门框下部区域见图 1 中 D、E 处,门框底部与侧围下部外表面的高差较大,如 D 处深度达到 120 mm 以上,另外,这两处转角和根部圆角小 ,材料流动困难。 零件拉延时, 该处角部材料受到拉应力作用, 且较小的过渡圆角形成的尖角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材料变薄最严重,局部区域变薄率达到 20%,极有可能出现破裂。 处理的方法有:①调整压料面,使进料速度不要相差太大;②调整内、外压料面上的拉延筋,调整进料速度;③加大零件的圆角和工艺补充面圆角,门框部分需要后工序整形。本零件的两个门框部分形状在拉延之后要进行整形,易裂处做过拉延处理。
 
  零件型面上过渡急剧, 圆角小的部位在成形时易开裂, 在工艺设计时应做过拉延处理。 图1的F区域是三角窗与后门框立壁交汇处,多个曲面在此交汇,型面之间的过渡圆角小,拉延时材料流动困难,在交汇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发生开裂。同样,图1G 处,尾灯近后保险杠侧壁处的根部圆角和拔模角度小,拉延时材料流动困难,容易出现开裂、棱线不清晰或凹陷等缺陷。图1的H 处也处在两立壁的交汇处,容易发生开裂。以上这些部位应做过拉延处理,把产品圆角适当放大,通过后工序翻边整形得到产品形状。


设计篇之---车身侧围外板冲压工艺(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5】 
图7 侧围过拉延处理



End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热门课程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

咨询热线:
15923339397
客服QQ:
22485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