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之----一RPS的应用【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RPS在仪表板总成设计中的应用02】
5 RPS的应用
对仪表板总成基本上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 造型方面,主要评价其美学效果是否符合客户的审 美观点;二是装配精良性方面,主要评价零件装配后 的间隙、面阶差等是否均匀。仪表板总成零件的材 料基本为塑料,其尺寸越小刚性越强,而且零件本身 的尺寸稳定性也和其材料、尺寸大小有密切关系,因 此在主定位满足3-2-1规则的情况下,要保证仪表 板总成装配到位,同时还需要在特定位置增加辅助 定位点来保证其装配精良性,这就决定了仪表板总 成内各个零件RPS点的特殊性。
仪表板总成主要包括仪表板本体总成、左下护 板总成、杂物箱总成、中控面板总成4部分。以下通 过这4个部分对仪表板总成RPS点的特殊性进行 说明。
5.1仪表板本体总成
仪表板本体总成是仪表板总成的基础,其RPS点即仪表板总成的定位点,因此定位点的选择不仅 要使仪表板总成准确、有效装配到位,还要保证其 与其他总成之间的装配精良性,即保证仪表板总成 与前风窗、A柱上护板、左右前门护板之间的配合 精度。
仪表板本体总成由仪表板本体、主风道和仪表 板横梁3部分组成,布置有11个RPS定位点,如图 4所示,通过这丨1个定位点与车身进行连接来保证 整个仪表板总成与车身及其他总成之间的装配精良 性。其中前6个为主定位点,包括限制总成x向定位的R2、R3,及3;限制总成y向定位的尽;限制总成z向 定位的札、札、艮。上述6个主定位点可以保证仪表 板本体总成准确装配到车身上向辅助定位 点,R8、为z向辅助定位点。
心组成一个局部定位系统,用 来保证仪表板总成与前风窗之间5 nun的间隙,如 图5所示。




左下护板总成固定在仪表板本体总成的左下 侧。其主要对乘员舱内的转向系统、加速踏板、制动 踏板等零件进行遮挡和装饰,同时其上也布置一些 操纵开关和小杂物盒等零件,在碰撞时对驾驶员膝 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总成上RPS点的 布置重点是保证左下护板总成与仪表板本体总成及 装饰条这些驾驶员视野范围内零件之间的装配精良 性,同时保证零件可重复拆装,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 能够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动能。
左下护板总成尺寸偏大,导致刚性较弱,为满足 上述功能要求,需在其上布置13个RPS点,见图8。 其中前6个为主定位点,包括限制总成;X向定位的R4、R5、R6,限制总成Y向定位的R1;限制总成Z向 定位的R2、R3。上述6个定位点组成总成的基本定 位系统,可以保证左下护板总成准确的装配到仪表 板本体上。后7个为辅助定位点R7、R9、R11、R12为X向辅助定位点;R8、R10为y向辅助定位点;R13为Z 向辅助定位点。




5.3中控面板总成
中控面板总成位于仪表板总成中部,是仪表板 总成的重要装饰件,与仪表板本体总成、音响控制单 元、空调控制单元、出风口总成、警报开关等都有密 切联系,因此其RPS点的布置要保证中控面板与上 述零件之间的装配精良性。
中控面板总成上布置有13个RPS点,见图11。 其中前6个为主定位点,包括限制总成X向定位的R4、R5,限制总成Y向定位的R1,限制总成Z向定位的R2R3R4,6个RPS主定位点组成了 1个基本定 位系统,满足3-2-1原则,可以保证中控面板总成 准确装配到仪表板本体总成上。其它7个为辅助 RPS点,穿插在主定位点中间,不但可以有效控制中 控面板
总成与其他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也起到防 止零件边角翘曲的作用。

中控面板总成上部与仪表板本体总成之间的间 隙见图12,是车内乘员视野范围内最突出的,由 R1、R2、R3、R4、R8、R9组成的局部 RPS,既能够保证此处 0.5 mm的间隙均匀,同时也能将装配及制造公差累 积到车内乘员视野范围之外的中控面板总成下部。
由R1、R7、R2、R3、R4、R5、R6组成的定位系统,通 过增加R,辅助定位点,能够保证中控面板总成左、 右两侧与仪表板本体总成之间0.5 mm的间隙,见图 13,并且保持间隙从上到下均匀。

5.4杂物箱总成
杂物箱总成作为仪表板总成中最重要的运动零 件,采用旋转开启方式,旋转轴线通常为F轴。根据 杂物箱总成自身的特点,其RPS点的布置,既要保 证杂物箱总成能够准确装配,又要放开1个自由度 保证其能绕旋转轴线顺利开启。在满足3-2-丨规则 的前提下,在铰链处布置5个RPS点,其中艮、凡 限制总成的;f向定位;限制总成的F向定位;札、 札限制整个总成的2:向定位,见图14。

在杂物箱左侧布置y向主定位点札,使其在F 向上的装配及制造公差向杂物箱右侧累积,并在其 它定位点的配合下,能够保证杂物箱总成左侧与仪 表板本体之间2.5 _的间隙,见图15。

6. 结束语
通过对一些车型的研究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以 装配方向为Jf向的零件举例说明)选择RPS定位点 位置的方法:
1)主定位点要满足3-2-1原则,最优搭配形 式为 3Jf-2F-lZ 或者是 3X-2Z-1F。
2)向主定位点应尽量布置在零件边缘处, 并在其间穿插一些辅助的;r向定位点,使主定位点 与主定位点、主定位点与辅助定位点之间能够形成 多个三角平面这些平面可以使零件牢间的固定到 其他零件上。
3)y、Z向主定位点应尽量布置在车内乘员视 野范围内的重要间隙处,这些细节地方是评价整车 内饰装配精良性的关键点,其装配效果的好坏直接 影响整车品质。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