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之----一前门护板结构设计失误横展【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前门护板设计09】
1.设计失误横展
1.1 防水膜缺少过线孔
案例来源:G08在试制过程中,发现没有过线孔,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设计防水膜时对门护板模块没有完整认识。
解决对策:增加开孔
横展经验:所有车型防水膜要检查完全各类工艺过孔。

防水膜缺少工艺过孔
1.2 防水膜结构工艺不易实现
案例来源:S08在试制过程中,供应商反应防水膜不易成型,如图所示。

分体成型、熔接组合

整体成型
原因分析:设计防水膜时对防水膜生产工艺不了解。
解决对策:改为一体成型结构
横展经验:应该对生产工艺有所了解
1.3 门护板本体与钣金间隙大
案例来源:S08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护板与钣金间隙大,如图所示。

门护板本体与钣金间隙大

局部修改门护板本体
原因分析:该产品原为逆向设计,存在误差。
解决对策:局部修改门护板边缘
横展经验:安装标准要求正向设计门护板与钣金干涉量
1.4 开关与面板配合间隙不均匀
案例来源:S08在试制过程中,发现玻璃升降开关与面板配合间隙不一致,如图所示。
开关与面板间隙不一致
解决对策:局部修改面板
横展经验:电器件与门护板属于不同的专业,之间缺少配合。
1.5 拉手螺钉硌手
案例来源:KZ16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护板大拉手自攻螺钉硌手,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设计结构时,标准件选用不当。
解决对策:更换自攻螺钉型号,修改连接结构尺寸
横展经验:选择标准件不严谨。
1.6 扶手面板偏软,卡接不牢固,表面有缩痕
案例来源:KZ16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护板大扶手软,卡接不牢固,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设计结构时,璧厚偏薄。
解决对策:璧厚由2.5mm加厚到3.0mm,对卡接结构增加圆角。
横展经验:品质提升
1.7 拉手与本体段差不均匀
案例来源:KZ16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护板拉手与本体段差不均匀,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结构缺少限位筋,不能保证段差。
解决对策:增加小筋限位。
横展经验:品质提升
1.8 喇叭罩装车过程中脱落
案例来源:KZ16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护板喇叭罩脱落,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安装柱上缺少卡接筋,不能预卡紧喇叭罩。
解决对策:增加小筋,提高卡紧力。
横展经验:安装工艺方便性需要重点考虑
1.9 上本体局部料厚太薄
案例来源:KZ16在试制过程中,发现门上本体局部料厚仅1mm,如图所示。
解决对策:局部增加璧厚到2mm。
横展经验:设计、更改过程中应重视引起的相关变化。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