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

汽车外饰之----密封系统的布置(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整车外饰开发22】

4.3 B柱截面线的确定
 
考虑要点:
 
  B柱附近前后门在关门的时候由于与铰链轴线距离不同,因此前后门框密封条的压缩 量和压缩面积刚好是相反的;
 
  尽量增大B柱钣金的包络面积,以增加B柱的强度,满足碰撞法规要求;

  在满足密封的前提下,要使车门钣金与B柱钣金相协调,不能使后门在开启过程中 与B柱干涉,保证在后门开启的过程中与B柱保持有5mm的间隙;
 
  B柱呢嘈与车门外钣金的配合,决定了外挡水端头的处理方式,如果外呢嘈的最外面 披风比车门钣金低,外挡水端头就在呢嘈处截止,但这种处理方式很难控制外观质量,
 
  所以现在一般的设计概念都是外挡水直接延伸到前后门分界处。

  前后门搭接形式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在碰撞中车门互相挤压而无法开启,一般腰线以下均为此形式。


汽车外饰之----密封系统的布置(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整车外饰开发22】 
 
汽车外饰之----密封系统的布置(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整车外饰开发22】 
 
4.4铰链位置截面线的确定
 
考虑要点:
 
  由于铰链的设计一般考虑沿用成熟产品,而且此处一般为玻璃与车门内钣金最近处, 因此空间比较紧张;
 
  由于B柱地方前后密封条共用B柱钣金,所以在B柱后门上下较链与前门锁之间的 门框密封条的走向要保证前后门统一协调;
 
  前门与翼子板、后门与前门之间的PARTING-LINE的确定要根据铰链的布置进行,以确保 门在开启的过程中不发生干涉,并保证最小间隙,而铰链的布置对密封条的走向有很大 影响,所以在布置铰链的时候要一起综合考虑。
 
汽车外饰之----密封系统的布置(2)【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整车外饰开发22】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涂装之----传统溶剂型工艺与水性漆工艺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及PK(3)【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涂装0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