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篇之----他们都有“sei”(上)【启飞专业知识系统分享冲压02】
学习冲压设计,当然要搞清楚,冲压件都有谁了 ^_^(话不多说,直接放图片 ↓ ↓ ↓)

图1 冲压件示意图
下面,小编会一一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暗夜”风格,很高(yin) 大 (sen)上!)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设计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设计尺寸是否合适。
(看下图还真挺像鸟的 ↓ ↓ ↓)

图2 左翼子板外表
后翼子板没有车轮转动碰擦的问题,但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后翼子板略显拱形弧线并且向外凸出。有些轿车的翼子板已与车身本体成为一个整体,生产时一气呵成。但也有轿车的翼子板是独立的,尤其是前翼子板,因为前翼子板的碰撞机会比较多,独立装配易于整件更换。
翼子板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因此,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耐气候老化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翼子板是重要的外覆盖件,为活装件,与周边零件的配合关系是零件设计的重点,T一般为0.8mm。(T在汽车工程届代表的是板材的厚度,简称料厚,英文为“thickness”,取其首字母“T”)

图3 左翼子板内部结构
挡泥板是内板,其总体形状取决于车轮的上下跳动的幅度及转向时前轮摆动扫过的宽度。其细节形状取决于安装于其上的其它零件;档泥板料厚一般为0.8mm。

图4 挡泥板
2 侧围设计
外板外露部分严格从A级曲面截取。其他结构部分的设计要满足:功能(如,安装孔、支撑面)、强度(加强板,加强筋等)、工艺性(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冲压设备)和资金投入下满足冲压工艺要求,是采用整体侧围还是分体侧围)与其他件的协调性。侧围外板料厚为0.8mm左右;内板料厚为0.7mm;加强板料厚为1.0—1.8mm。

图5 侧围
3 车门内外板设计
车门包括左/右前/后门,背门; 外板由A面决定,内外板用点焊、粘接、咬合装配;内板是主要受力件,大多数附件都装在内板上,所以内板的形状复杂, 强度都较高。车门外板的典型形状有窗框一体的,窗框分体的;内板相应有整体的也有分体的。
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它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

图6 车门外板

图7车门加强板(自行忽略后边内板 ^_^)

图8 车门内板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返回列表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