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辆工程发展史
我国车辆工程发展史
车辆工程专业是现在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热门专业。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兴盛,车辆工程专业正在积极发展和完善。各大高等学府对其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车辆工程就是关于各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使用及管理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分类应属于机械类,该专业学业四年,毕业后可授予学士学位。而这个专业却有着漫长的发展史。
50年代~60年代我国主要是汽车拖拉机,其主要研究汽车和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保修。处于基础阶段。80年代该专业又有了较细化分,其分为:汽车、汽车运用及修理、汽车拖拉机、汽车运用工程。其中的汽车运用工程只是汽车拖拉机工程专业的专门化方向,这些改变主要与当时的师资力量和社会寄求相适应。
90年代为了解决我国专业划分过细的状况,教育部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专业调整工作(1993、1998、2012)。
1993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的统一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分为10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学科门类,专业种数由671种减少到504种,这次调整专业数目进一步减少,其突破与行业部门相对应的传统模式,成为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划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
1998年的全国大学的专业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改变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专业门类重复设置的现状。专业数目由504减少到249种。其调整特点: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在1998年的专业调整中取消了汽车专业,“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并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被并入了“交通运输”大专业。除吉林大学被特批设置“车辆工程”专业(机械类下的目录除外)外,其它院校不再设有以车冠名的专业,一时间汽车专业该何去何从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此阶段,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增长期。2000年达到200万,2002年达到了300万辆,2007年达到了800万辆,2009年达到1379万辆,2010年达到1826万辆,2011年达到1850万辆,成为我国第五大支柱产业。从而各大相关高校纷纷加大了对汽车专业的投入,积极申办“车辆工程”专业,教育部将其批为目录外专业,代码“080306W”。
随着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加大,2003年,“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目录外专业)首次获批准招生,专业代码"080308W"。
2012年全国设“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学有100余所,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专业工程均被纳入目录内专业。车辆工程代码“080206”,汽车服务专业代码“080207”。
各汽车公司现在对汽车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为达到饱和,“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学员的就业前景仍十分可观。目前国内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旺盛时期,对汽车人才的需求也将达到新的高潮。随着汽车业的成熟,汽车人才创造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获得关于:车身、内外饰、底盘、总布置、整车CAE、catia参数化、catia、产品设计(家电、医疗器械、通信设备)、四大工艺、整车逆向开发、造型、模具设计、新能源三电 等相关领域等核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