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

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为中小型企业汽车研发和制造提供解决方案
专业承接整车设计开发项目
为各大主机厂,高校提供专业专项培训
为设计爱好者、毕业生提供专业系统培训
2018-03-2097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一、 后背门护板概述
1.1 概述
后背门护板(Back Door Panel)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内部装饰件,仅用在两厢轿车、MPV、SUV等车型的后背门上。除具有装饰性功能之外,还具有如下功能作用:
1)防护汽车后背门内板的作用;
2)为后背门锁、雨刮器等附件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
3)具有装饰美化车身的作用,但装饰作用远不如前、后门护板要求高。
因此,门护板既是装饰件也是功能件。出于对成本及功能要求的综合考虑,后背门护板一般多为PP注塑、整体成型。
下图是一个两厢轿车的后背门护板总成案例。
1.2 分类
按照门护板所用材料可以分为:
1)注塑门护板(>PP<、>PP+EPDM<、> ABS<);
2)上图为长城凌
傲G8后背门护板总成,右上图为长城炫丽S08后背门护板总成。本体为2.5-3.5mm单层结构注塑成型。
3)PVC表皮+纤维板
在低档轿车、MPV、SUV、皮卡上较为常见。
1.3 构成
主要构成为本体、开启手柄、紧急开锁盖板,如图所示。
二、 后背门护板设计流程
三、 后背门护板设计过程
3.1 设计构想
设计构想是针对正向设计零部件而言,是为了正向设计零件在设计之初就能充分考虑零部件结构。门护板设计构想主要考虑新造型各分块、搭接配合关系。为了保证设计的可靠性,设计的每个结构都应该有参考结构来源。因此设计构想也是标杆对比分析的体现。
以某车型为例,来介绍后背门护板设计构想过程。设计车对后背门护板造型的关注度远没有对前、后门护板高,所以一般相对标杆车造型变化比较小。
1)后背门护板本体结构设计构想:设计车结构及按装点形式可以参考标杆车进行设计,如图所示 。
2) 抠手安装结构设计构想:抠手安装结构参考标杆车型。如图所示
根据《正向设计零件的设计构想及审核规定》中要求,需列出后背门护板正向设计零件关注度A/B/C类零件分类清单,便于讨论和审核。如表1所示。
3.2 工程可行性分析
从已设计完成的车型来看,后背门护板总成往往相对标杆车是造型变化不大的零部件。但工程可行性分析在设计过程也须重视,分析得越充分,给后续带来的返工或者问题就越少,反之亦然。
工程可行性分析起始于造型效果图,结束于造型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规项校核;
2)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
3)结构可行性分析;
4)人机工程。
3.2.1 法规项校核:
门护板总成涉及到的法规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性能描述书要注明,要求水平燃烧速度≤100mm/s)
3.2.2 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
工艺可行性初步分析是对CAS面和初步A面进行拔模分析。利用UG或CATIA软件的相关命令、根据确定的拔模方向进行脱模分析。
要求:深皮纹脱模角度≥5度,浅皮纹脱模角度≥3度,无皮纹表面的脱模角度≥0.5度,加强筋脱模角度≥0.2度,斜顶和抽芯脱模角度≥0.2度。
3.2.3 结构可行性分析
1. PP原料璧厚2.0-3.5mm,筋厚度1mm。
2. 对于滑块抽芯结构,要初步分析滑块抽芯空间,滑块运动空间≥1.7-2.5倍抽芯长度。
3.2.4 人机工程
1.后备门护板抠手高度
抠手高度H,推荐值1600-1850mm
3.3 主断面设计
主断面是结构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构想的一种体现。主要反映该部位各零部件的布置情况、装配关系、分块定义,分缝处间隙、断差及圆角定义。
3.4 结构设计
门护板结构设计原则:
1.安装结构可靠,参考标杆车设计;
2.保证设计的间隙、断差;
3.在满足造型和结构的前提下,应该利于模具加工(模具工艺分析)和生产制造。例如减少滑块数量、同一工位用同一种卡扣或者螺钉;
4.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5.平台化:卡扣、安装螺钉选用标准件、平台化件;
6.方便安装及拆卸(DMU装配校核分析及RP件验证);
7.容易积液的地方有漏液孔;
8.轻量化(挖孔);
9.外表美观(分模线位置尽量安排在低可见区)。
结构设计输入条件:
1)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具体格式见《XX项目-内外饰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中定义的分缝处间隙、断差值。其也是A面制作的输入条件;
2)光顺外表面(A面);
3)相关周边件;
4)装配流程;
5)设计构想。
3.4.1 后背门护板结构设计
下面已xx车型为例介绍后背门护板设计思路。
3.4.1.1 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
外观品质基准书定义的分缝位置,如图所示。定义的间隙、断差值,如表所示。
3.4.1.2 光顺外表面(A面);
门护板光顺外表面,如图所示。
3.4.1.3 相关周边件;
涉及相关周边件主要有:玻璃、雨刮器、门锁等
3.4.1.4 装配流程
门护板要求做装配流程图,并作DMU装配运动分析,以体现设计思路。限于篇幅,不在此叙述。
3.4.1.5 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构想来介绍后背门护板的结构设计,重点介绍几个关键点结构设计。
3.4.1.5.1 门护板边缘与钣金的干涉量
3.4.1.5.2 门护板与钣金、螺栓头部、线束等的最小间隙要求
3.4.1.5.2 门护板与密封条的最小运动间隙
3.4.1.5.3 BL540卡扣座的尺寸标准
3.4.1.5.4 门护板与门槛护板
四、 设计失误横展
4.1 防水膜缺少过线孔
案例来源:G08在试制过程中,发现没有过线孔,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设计防水膜时对门护板模块没有完整认识。
解决对策:增加开孔
横展经验:所有车型防水膜要检查完全各类工艺过孔。
4.2 防水膜结构工艺不易实现
案例来源:S08在试制过程中,供应商反应防水膜不易成型,如图所示。
分体成型、熔接组合
整体成型
原因分析:设计防水膜时对防水膜生产工艺不了解。
解决对策:改为一体成型结构
横展经验:应该对生产工艺有所了解
4.3 缺少后背门锁维修口盖
案例来源:某后背门护板无维修口,不能应急开启门锁,需要拆卸门护板,造成不便。如图所示。
原因分析:该门护板是逆向设计,原标杆车没有维修口。
解决对策:增加维修口
横展经验:应该对设计车的使用环境充分理解,标杆车也是有具体适用环境的,做不到“全球车”。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