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作为现代设计方法之一,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潜在价值有着极大发掘空间。本文对车身造型的设计流程展开了分析。阐述了造型模块化设计的原则。之后提出了造型模块的划分方法。然后谈到了模块的组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其中结合了广义模块学理论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最后简要阐述了模块库的构建要点。
关键词:车身;造型;模块化设计
造型设计包含于“工业设计”的概念中。造型可分为实用型、精神型和综合型。随着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个性化的提升与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产品的造型设计正在成为产品日益重要的一部分。产品的造型设计包含着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形象表达,是艺术的语言,同时也有众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下文将集中分析车身造型流程及模块化在其中的用途。
1 传统车身造型设计流程
车身造型设计是在完成总布置草图后使车身内外拥有美观合理形貌的过程。车身造型包含外形及内饰设计。这两者都建立在总布置草图的基础之上。车身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作品,而是需要结合结构性能工艺等的综合考量。一款优秀的造型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完美艺术形象;
(2)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
(3)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4)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5)合理的材料应用与装饰效果。
车身的造型设计首先应进行草图的绘制。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对前期的资料与调研结果有深刻的认识分析,同时需要拓宽自己的思路与灵感。设计师还需要结合汽车品牌、车型的设计特色,将一些特征元素运用到设计中。通过纸笔或电脑软件,若干设计师设计出大量理想的造型方案。一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大量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能熟练表达设计思想,有扎实美术功底。这时,最初的草图往往是较粗糙的,某些细节之处还需要推敲。经过设计师自己的反复筛选与加工,最终得出若干表达准确、简明干净的设计草图。下一步,对设计草图进行评审,得出初步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绘制效果图,包括外形图、室内图和局部图。在效果图中,通过对色彩、光影、材质等的加工,表现出形象生动的设计方案。效果图是创意较完整的体现,但对细节的表现有限 [1]。
经过评审的效果图,需要制作小比例模型。模型通常比例为 1:5,材料为油泥,一般为手工制作。模型真实立体,细节丰富,能较好体现设计思路。其要求线面流畅光顺,比例控制精确。模型制作完毕,对照效果图与模型,进行评审。评审小组一般由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等共同组成。通过评审,确定一个设计方案。
确定设计方案后,绘制胶带图。胶带图是用胶带在墙面上贴出的 1:1整车二维图。其可准确地表现车身外轮廓曲线,需要反复精细的调整。胶带图确定后,利用其在造型软件(如 Alias等)中绘制三维数模。数模完成后,利用数控切削或手工加工制作 1:1油泥模型,再经评审,可确定最终造型方案。
2 车身造型的模块化原则
车身造型的模块化,是特殊的模块化。模块化的核心是功能。传统的产品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围绕着功能对机械结构与电气进行设计,其操作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造型的模块化,其操作对象不具有直接的客观实在性,只是最终设计的结果反映在车身的造型上。另一点不同,是与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能够客观地评论其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不同,车身的造型无法完全按照客观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车身的形式美、结构美与功能美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主观评价。本文结合造型模块化的特点,在造型模块化体系构建之初首先提出如下原则,作为造型模块化的指导 [2]。
(1)艺术审美原则。造型的属性既包含结构功能又包含审美功能。造型对于用户最直观的就是其审美功能。所以造型在具有合理结构的同时,必须兼顾要能传递给用户美感,展现其风格。
(2)整体协调原则。造型的整体协调是造型体现其美感的前提。无序失衡的拼接无法构成和谐的整体,更无法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造型的整体协调依赖于造型元素的合理运用。
(3)灵活适配原则。模块化造型需要实现模块的灵活配置。通过模块的灵活配置,能够产生丰富的组合结果,优化设计流程,这样才能实现模块化的价值。同时不断设计出新的模块,淘汰旧的模块,保持造型设计成果的先进性。
(4)面向用户原则。契合用户需求,是造型的模块化设计目标之一。随着用户对产品造型的要求提高与分化,造型的模块化设计需要满足其特殊需求。造型模块化的高级形式,是用户能参与到其中来。模块化体系具有专门的面向用户端,能够且易于被用户接受和使用。
(5)绿色经济原则。造型的模块化设计必须遵循材料利用率高、回收方便。同时能控制生产成本。产品必须拥有合格的质量和寿命。
3 车身造型的模块划分
3.1 造型的功能分析
车身造型的模块化过程中,需要区分造型的模块化与模块的造型这两个概念。模块的造型,虽然也从产品整体的造型进行考查,但其落脚点还是在单个模块具体的造型上。这种设计的思路,是把完整的造型割裂成若干部分,使完整有机的整体分散开来。这样的造型模块化,过度依赖于结构的模块化。本文作者认为,这样的造型模块化未从本质上把握模块与功能的关系,未能抛开结构模块化的局限性。
功能的分析与分解是模块化的关键。通俗来讲,从用户对造型设计的认识来说,其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符合使用者的审美需求。造型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身心愉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
(2)需要符合产品的定位与定义。首先,同一类型的产品,往往具有相似比例尺寸的造型,而在局部和细节之处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产品,则造型差别较大。这一概念的另一层含义,是产品的造型应符合人们对于其基本的理解和认知,具有某一特定的形态,能使人产生心理契合感。产品的特定形态,通常也有着其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的合理性。过于奇特怪异的造型设计,往往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受认同度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