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启飞汽车

当前位置:主页 > 干货分享 >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的设计

2017-08-27200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摘要】汽车钣金在进行折弯变形后处理过程中,多采用人工校正的方法,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为此,设计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自动校正的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

  【关键词】折弯变形;人工校正;自动校正

  一、前言

  钣金是汽车零部件领域中一种常用的冲压加工工艺,在冲压实施過程中伴随有多种物理反应,如膨胀、磨损、物理变形等,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表面不平整、零件开裂、过度拉伸等,导致了零件的加工进度、尺寸误差及工艺标准无法达到实际生产标准,基于此,对汽车钣金实行校正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汽车钣金在发生折弯变形后,由于其厚度较小,在进行校正时,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周边区域的保护,很容易造成二次变形,导致变形程度更为复杂,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的折弯变形多采用人工校正,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通过设置预压减震组件合和空气锤实现定位,通过减震弹簧吸收振动载荷,在进行复原过程中实现减震,从而确保整个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避免二次变形,且在整个校正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校正,工作人员仅需通过检测观察变形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

  二、结构设计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折弯变形件两侧的下垫板和压板、设置在下垫板与压板两端的两预压减震组件、和设置在压板中部的空气锤。预压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压板上的预压气缸、与预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滑动穿设过下垫板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下端部的固紧螺母和设置在固紧螺母与下垫板之间的减震弹簧。压板与折弯变形件之间设置有上垫板,上垫板与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管。

  (图中序号:1为下垫板、2为压板、3为空气锤、4为拉杆、5为固紧螺母、6为减震弹簧、7为上垫板、8为导向套管、9为防滑垫、10为折弯变形件、11为预压气缸)

  三、实施案例概述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通过预压减震组件和空气锤实现对折弯钣金件的定位。预压减震组件通过压板上的预压气缸、贯穿下垫板的拉杆、固紧螺母和减震弹簧来实现对折弯钣金件的固定。参见图1,折弯钣金件两端被固定在下垫板和上垫板之间;为加强紧固强度,上垫板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或防滑齿。减震簧的设计能够吸收折弯钣金件修复过程中的震动,从而确保钣金件在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上垫板与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管,导向套管高度为35mm ~ 65mm,其作用是保证减震弹簧的上下直线运动,从而避免了钣金件在修复过程中二次变形。空气锤与压板之间设置有滑轨,空气锤能够在压板上自由移动。压板下部设置有传感器,实现对钣金件弯曲部件的识别。当检测到折弯钣金件存在形变时(凹起或凸起时),传感器识别弯曲位置,空气锤移动到钣金件弯曲位置的上方,自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修复。

  变形校正过程为根据折弯工件要求,折弯钣金件两端固定在下垫板和上垫板之间,空气锤组件首先移动到钣金件的弯曲定位处,空气锤自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之后回程,重复以上过程直至钣金件完全修复为止。

  四、使用效果

  设计的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对板件的弯曲校正,其具备以下优势:

  (1)减震簧的设计能够吸收折弯钣金件修复过程中的震动,从而确保钣金件在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

  (2)导向套管的设计保证了减震弹簧的呈上下直线运动,从而避免了钣金件在修复过程中二次变形。

  (3)在钣金件弯曲校正过程中,空气锤组件能够准确识别折弯钣金件的形变,自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修复,实现了钣金件的自动校正修复,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检测观察变形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

  (4)上垫板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或防滑齿,加强了钣金件夹装的稳定性。

  五、结语

  钣金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表面不平整、零件开裂、过度拉伸等现象,且汽车钣金在发生折弯变形后,由于其厚度较小,在进行校正时,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周边区域的保护,很容易造成二次变形,导致变形程度更为复杂,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现市场上钣金件出现折弯变形多采用设备进行人工校正,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对操作人员的作业经验要求较高。开发了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能够实现钣金件的自动校正,且设计了减震机构从而确保了整个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避免二次变形,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工作人员仅需通过观察变形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操作方便,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宗磊,李勇,李贺德.钣金变形因素及工艺参数分析研究[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5(05):83~86.

  [2] 徐宗磊,李勇,李贺德,靳博,李新华.钣金变形因素及工艺参数分析研究[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4(03):76~79.

  [3] 王长江,胡元,梁允魁.钣金件弯曲回弹的机理分析及补偿校正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1):184~185.

  [4] 丁静,陈柏金.钣金件弯曲工序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24~26.

  [5] 徐开宝,王旭.拉伸及冲压钣金件的展开计算实例[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27.

热门课程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

咨询热线:
15923339397
客服QQ:
22485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