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学为体”的设计到“中学为体”的设计 如前所述,设计思想是哲学思想的体现。哲学思想是哲学家对人、社会及自然的本质认识的体现, 但由于人和社会不同,所以哲学思想也会不同,由此而影响的设计思想也会有差异。因此在借鉴某一种 设计思想的同时,除了使用这些理念,还要研究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基础,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现实中具体 的人和社会。这样就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
中国的汽车设计长期处于“西学为体”的状态下,且未能进行有效的反思,所以一宜无法超越西方, 对西方的设计理念只是从表象开始的机械“照搬”和模仿,而表象是复杂多样、褒贬不一的,而且“后进者 可以模仿先进者。走在历史最前面的国家模仿谁?技术可以模仿,文化如何模仿?”口口所以就算是模仿 西方,也要知道所模仿对象下的哲学基础,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国家的社会状态,用 不同手段(材料、工艺、色彩等)来体现这样的设计理念。否则设计出来汽车和别人一模一样,同等条件 下消费者多会优先选择国外产品。
虽然“西学为体”的状态在中国还将持续,但这种状态终将会被打破,并出现以“中学为体”的状态, 继而将打造出中国特色汽车以及中国特色设计。首先,这在根本上要求中国的设计师尤其是设计理论 研究者们要对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的哲学有系统的学习研究,而不是零散地挑出几句话来敷 衍了事,更不是想当然地张冠李戴,也不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文献堆砌,这样只会曲解传统,误导后学 者,从而让本国人对传统失去信心,让外国人嘲笑中国没有自己的设计。其次,在表现上,可以恰当运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器物元素符号。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都有在尝试,如国外法拉利 599GTB宋代哥窑开片瓷器版、劳斯莱斯幻影中国红限量版、Jeep牧马人龙腾珍藏版、宝马之悦与京剧 脸谱及其结合水墨画的宣传方式等;国内红旗、比亚迪王朝等。国外对中国元素的使用显然是停在表面 上的,对于上述这些名车而言,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元素对他们的车而 言只是锦上添花。国内汽车体现中国特色的当属红旗汽车,尤其曾经的CA770,展现出了儒家哲学的 中和思想在设计上的运用,其内饰中所用的木材也让人联想到明式家具。相比而言,比亚迪王朝使用了 中国书法的车标,也是停留在了表面。但不管国内外汽车设计是停留于表面,还是已经探触到具有真正 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对在汽车上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的现象无疑正在进一步唤起设计师们对中国特色 设计的关注,唤起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关注。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看到“中学”和“西学”的并存,虽然以“中学为体”的民族设计打破了“西学 为体”的外来设计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的消失,它依然能在中国占据一定市场。
设计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有两重含义。第一,自从全球化开始以来,民族的设计意味着发达国家 的设计,他们能左右其他国家的命运,其他国家也因它是发达国家,所以就全盘效法其包括设计在内的 其他观念,于是发达国家的设计标准成了其他国家的设计标准,发达国家的风格喜好决定了其他国家的 产品风格。慢慢地,非发达国家将会丧失其本原的文化,所谓的“既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设计是被动的, 强加的,扭曲的,也是单一的,这样的设计的世界之路是不能持久的。
第二,未来的世界是多元的,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会更加深入,人们受到的文化影响不再是单一的, 这对汽车设计的影响体现在:不仅有中国设计、美国设计、欧洲设计等的“中学”、“西学”为体的特色设 计,也会出现非洲、印度等的特色设计。就中国汽车设计而言,在不断探索影响汽车的主要技术的同时, 如机械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和人机工程学等,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相关技术的交流学习与合作。更重要 的是,在设计中,不但要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设计理念,如建筑的结构、园林的布局、车辆的材 质、家具的典雅、陶瓷的韵味、书画的意境等,而且要合理利用中国传统器物元素符号,打造出科技与艺 术完美结合的汽车。科技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规律的使用,所以理想的状况是不存在某个国家的 特色技术,技术应该是开放的,世界共有的,而各国的艺术则是各具特色的,因此,基于世界共享的科技 和民族独有的特色汽车设计就会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福利: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比如汽车行业如何最短时间内获取高薪,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合汽车行业十多年工作经历,我做了一次系统全面总结无偿分享大家,文章共计十篇。帮助更多的网友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同时,送一套经典的CATIA视频教程, 汽车设计领域必备软件工具,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给我留言,请加微信qifei2049。提“启飞”就可以获取下载链接:汽车行业快速突破月薪过万绝密分享和catia视频精品一套。明确方向,精准学习,为以后在汽车行业职场做好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