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飞汽车设计汽车设计— 国内专业产品设计培训基地!咨询热线:+86-15923339397

启飞汽车

当前位置:主页 > 干货分享 >

【启飞汽车知识系统分享-涂装08】浅谈汽车涂装色差单相管理方法

2018-08-22105作者:启飞汽车设计

摘要

    主要介绍了汽车涂装色差单相管理的基本原理, 结合某整车厂新颜色实例对单相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一、色差管理基本概要

1.色差管理

    色差管理控制需要对涂装过程中的人、设备、材料、工艺方法和环境等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监控, 结合正确的判定手段, 把产品色差控制在顾客满意的范围内。

2.色差判定方式

    目前色差的判定有数据测量和目视判定2种方式。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的管控存在局限性, 因此采用以目视为主, 数据测量为辅的判定方式, 即依据目视的结果, 结合仪器实测色差值, 制定出车体与外装饰件的目视判定基准值及数据控制范围, 将测量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整合作为色差趋势管理基准。

3.色差管理方法

    目前某整车厂色差管理存在2种方法:上下限管理和单相管理。

3.1上下限管理方法

    上下限管理方法是以标准板为中心, 对车身、外装饰件与标准板的色差 (ΔLab, 以下称为“单品色差”) 测量数据和目视管控范围按照正和负2个色相进行管理。
    如果车身和外装饰件的单品色差 (ΔLab) 数据和目视结果处于不同色相, 且分别达到上下限时 (比如车体处于上限, 外装饰件处于下限) , 联合色差结果可能出现不合格 (NG) 情况, 如图1所示。

3.2单相管理方法

    单相管理方法是以标准板为基准, 即把标准板作为色差管控的上限或者下限, 车体和外装饰件的单品色差 (ΔLab) 测量数据和目视管控范围按照同一色相进行管理。
 

图1 上下限管理和单相管理示意


    因车体和外装饰件始终保持在同一色相, 且该范围内所有单件总成部品的单品色差 (ΔLab) 数据和目视保持在OK的结果, 因此联合色差结果仍然OK。
    以正相管控 (即标准板作为下限) 为例进行说明:车体和部品件的单品色差 (ΔLab) 测量数据和目视分布在基准值的正方向范围内, 即使车体偏向上限, 外装饰件处于下限, 此时因车体单品色差结果OK, 保险杠单品色差结果是与标准板无差别, 因此车体和保险杠的联合色差结果仍然OK。
    综上, 单相管理方法与上下限管理方法相比, 车体与外装饰件的色差实际偏差范围缩小, 降低了联合色差出现NG的风险, 通过该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将色差控制在客户满意的范围内。

二、单相管理色差范围的制定

    确定单相管理的管控范围的主要依据是标准色板的基准值、标准色板标签、事前作业性报告、线上作业性试验结果以及各阶段调试结果。

1.标准色板的基准值

    由于工艺精度和仪器测量误差等因素决定了同一批次或者不同批次制作的标准色板存在差异, 因此为了减少管控过程的误差, 有必要对发行的所有标准色板进行色差数据测量并求出平均值, 该平均值即为标准色板的基准值。一般基准值可以作为单相管理管控范围的上限或者下限。

2.标准色板标签

    标准色板标签中有一列设计评价“Comment of design”, 是造型设计师对该颜色的定义以及期待颜色显现出来的效果, 可以作为单相管理方向的确定依据之一, 以某整车厂琥珀棕CAQ颜色举例说明, 见图2所示。
    图2标签中指示Red (赤) 即红相, 该标准色板作为侧视红相 (Δa) 的下限, 即超向正方向管控;根据标签图解得出, 造型设计师期待琥珀棕CAQ的颜色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正视明度 (+) 、红相 (+) 、黄相 (+) 、彩度 (+) 、辉度 (+) ;侧视明度 (+) 、红相 (+) 、彩度 (+) 、辉度 (+) , 见表1所列。
 

图2 琥珀棕CAQ标准色板标签

表1 造型设计师对颜色的期待


 

3.事前作业性报告

    事前作业性报告中的膜厚变动、色差趋势直接反映了油漆本身颜色变化的特性, 一般设定在基准膜厚 (工程遮盖力) 的基础上增加膜厚时, 各个色相的变化趋势即可作为单相管理的管控方向, 原因是方便现场管理以及色差调整。如图3所示, 随着膜厚的增加 (+2μm、+4μm) , 45°明暗度 (ΔL) 呈向正方向变化的趋势, 因此可以确定45°ΔL单相管控的方向是正向。

4.线上作业性试验

    由于涂料厂家实验室的工艺参数与涂装车间生产线的工艺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决定了事前作业性试验报告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涂料在实际生产时的特性, 因此需要在线上作业性试验的时候增加对颜色变化趋势的把握。试验结果直接决定了单相管理的方向和范围, 即使部分色相的趋势变化结果与事前作业性报告相矛盾, 也仍然以线上作业性报告的结果为准。
 

图3 膜厚变动色差


5.各阶段的试做调试

    各阶段调试是验证单相管理方向和范围的过程, 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阶段之间是总结和完善的时间, 需要把上一阶段的色差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 修正后作为下一阶段的依据, 同时要第一时间把结果反馈给涂料供应商, 在下一批次涂料到来时及时调整。
    大批量生产的结果是验证单相管理的方向和范围的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方式, 新车新色初期流动管理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初期流动管理阶段的验证, 单相管理的方向和范围基本上可以固定下来, 作为量产后的管理规格。

6.单相管理的工作流程

    按照“P (计划) →D (行动) →C (检测) →A (标准化) ”的工作模式, 单相管理的工作流程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

6.1P (计划) 阶段

    该阶段为单相管理方向初步确定阶段。在此阶段中, 需要对发行的标准色板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筛选并算出基准值。确认标准色板的标签, 了解造型设计师对该颜色的理解和期待。可以初步确定颜色色相管控的方向。

6.2D (行动) 阶段

    该阶段为涂料开发阶段, 需要确认事前作业性报告中有关膜厚变动色差的结论, 进一步优化单相管理的色相方向。同时, 需要引导涂料厂家在首批涂料调色时按照既定的色相进行调整。

6.3C (检测) 阶段

    该阶段为线上作业性试验和各调试阶段, 需要在生产线上对涂料的特性进行试验, 并初步确定色差范围, 经过各个阶段的调试来验证色相管控方向和范围, 同时每个阶段要对上一阶段的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来指导下一阶段的管理。

6.4A (标准化) 阶段

    该阶段为大批量验证和固化阶段, 经过初期流动管理, 长时间大批量的生产, 充分验证单相管理的规格, 并在量产前进行固化。
    某整车厂通过琥珀棕CAQ颜色在各阶段的结果输出, 对单相管理的基准进行初步确定、验证并逐步地修订, 最终形成适合现场可执行、有利于辅助色差单相管理的基准。某整车厂琥珀棕CAQ颜色在试做阶段的不良色差率明显降低;现已将单相管理的方法平行展开到现车型现有色, 通过6个月的实施, 目前联合色差合格率由60%提升至96%。

三、结语

    色差单相管理和控制是色差管理小组的设想及初步的应用, 单相管理基准的最终确定是一个长期数据搜集、修订的过程。希望该色差单相管理的设想能够为主机厂及配套外装饰件供应商提供更好的色差管理思路, 不断改进色差的品质, 将色差控制在客户满意的范围内。



作者:侯露露   李文滔   朱玉萍   孙小贞   杨云峰  来源:现代涂料与涂装

福利: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比如汽车行业如何最短时间内获取高薪,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合汽车行业十多年工作经历,我做了一次系统全面总结无偿分享大家,文章共计十篇。帮助更多的网友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同时,我业余时间整理一套免费经典的CATIA视频教程, 汽车设计领域必备软件工具,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给我留言,请加qq:1011852705,微信qifei1799。提“启飞”就可以获取下载链接:汽车行业快速突破月薪过万绝密分享和catia视频精品一套。明确方向,精准学习,为以后在汽车行业职场做好铺垫。  


学习 启飞课程


让启飞为你的未来助力!
 
 

 

热门课程

CONTATC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号LG层LG13号81#

15923339397

2248511017

qifei1899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18 重庆启飞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渝ICP备18000729号 电话:15923339397

咨询热线:
15923339397
客服QQ:
2248511017